2019-2023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三语文一模二模作文解析及优秀范文(上)
栏目:kaiyun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19
2019年黄埔区高三一模我们常常听到“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这样的话,然而有人却说: “不和解才有意思;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的茬。”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标题;(2)不少于 800…

2019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我们常常听到“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这样的话,然而有人却说: “不和解才有意思;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的茬。”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标题;(2)不少于 800 字。

2019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要思考前往何方。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2020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 0.1 克镭;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

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很有启发意义,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2020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1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世上总有一些人, 做事时“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否意味着人可以不顾自身的力量去做认定的事情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21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25.有人说,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缺乏意义,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造成灾难。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2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对这一说法,你怎么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2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有人说,文学艺术是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的锦上添花,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 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25.有人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这一源泉的,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也有人认为不尽然。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存基础上的美好生活。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2019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我们常常听到“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这样的话,然而有人却说: “不和解才有意思;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的茬。”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标题;(2)不少于 800 字。

与自己和解之思

生而为人,我们难免犯错,便会常常陷入懊悔,于是我们需要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来寻找下一程成长。而为了成长,我们又必须面对内心的坎坷,我们只有与自己抬杠,找自己的茬,而后加以改之,才能收获成长。

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恰恰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固然可以怀有改变世界的壮志豪情,可是以人力之微,我们难以改变所有;在天地的残酷与不仁面前,我们并非次次都能抗争到底。于是,我们需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弱小,接受命运的不公,接受天地的不仁,我们才能认识到生命之轻重,认识到天地之一视同仁。苏子瞻一生坎坷,连番遭贬,可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却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风轻云淡,一笑了之。史铁生受尽身残之苦,可他却笑道: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接受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才能从中跳出,去追寻人生其它丰富而重要的意义。与自己和解应当是一种淡然,一种“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勇力。

然而,与自己和解是有条件的,全盘接受,无条件地与自己和解无疑是一种逃避现实与责任的行为。譬如前段时间大火的“佛系青年”,看似“看淡一切”,实则“逃避一切”,为自己的颓废与沉沦找一个说辞开脱。我认为,与自己和解,要以不忘初心为前提。在成长的种种逆境中,当我们难免为挫折所困时,我们才能以淡然为灯,以梦为马,方能走出困境, 勇往直前。

正是有了这一方“与自己和解”为前提,我们才能在不和解中收获成长。梵高曾有过为贵妇人作画,从此扬名立万的机会,可他选择不与世人的标准和解,更不与自己的心安理得和解,坚决不改变作画风格,虽在世时未受认可,郁郁而终,却在后人心中树立起无比崇高的后印象派大师形象,为人所推崇和模仿。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在面对一次又一次鲨鱼的攻击时,他有太多可以返航的理由了,可他必须要为自己正面,于是选择了与自己内心的懦弱与放弃抗争到底。唯有顺从初心,不懈追求,不轻易与自己和解的探索者,才愿意选择走上光荣的荆棘路,才会遇见最黑的夜和最美的黎明。

成长过程中,为了跳出悲剧,为了新的灵思,我们需要与自己和解;历练之路上,也愿我们能耐住艰苦,耐住寂寞,不轻易与自己和解,乘风破浪,抵达远方。

合理地接受自己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看到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有人认为,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要与自己和解;而同样地,反对者却认为与自己抬杠才是有意思的事情。在我看来,人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长短之处,并合理地与自我和解。

人们大部分与自身的过意不去大多都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当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虽说自我评价是个人的认知,但我们评判自己各方面的优劣往往都依靠着一种客观的外在的评判标准:如经济资产,又如家庭背景。而在这些情况下,对自己的过意不去很有可能转化成一种扭曲的心理不平衡与嫉妒心理。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现在许多“拼爹”一族充斥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不可否认,那些从小含着“金汤匙”的人们确实相较于大多数人而言有着优越的条件。这个时候,那些对自我过意不去的人别对于这种现象有着极其敏感的情绪。与其不说那些因强烈的差距而产生自卑心理的人群,有些人甚至单凭着那自以为是的“不与自己和解”变卖家产、伤害家人。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说“不与自己和解”有意思吗?这种仅将目光狭隘地停留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实的人,这种抬杠于他们而言,是种痛苦和悲哀。

而与自己和解并不意味着放纵自己,对于那些可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的缺点,我们不应“和解”,尽快地解决眼中钉,才让下一次自我评价时我们能少一些不顺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到:“人一旦沉迷于自身地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地地方,没人能扶他起来。”我们接受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接受自己所扮演的身份,但我们不应该与那些可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的事物如懒惰、冲动和解,因为这种“和解”与妥协就像一针麻醉剂一样,会让人们越来越无法客观地自我评价,“抬杠”与“找茬”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提升,是帮助自己以正确的方式走近我们理想的生活。

我们要合理地接受自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标准,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标准去完善自己不好的习惯,但我们也永远无法活成别人眼中的满分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我改变,接受先天的缺陷与差距,但同时也不甘于自我堕落,努力提升自我水平而并非改变环境。

要合理地接受自己,合理地和解,不因虚荣心与嫉妒心作祟地与自己抬杠,我想,这也是所有人一生都在学会的一门课程。

不囿于“接受自己”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接受你自己”、“要与你自己和解”,的确,当人们遇到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人人往往选择“接受自己”,承认自己能力的欠缺或是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才让自己沦落至此。然而,我以为,一个人不仅仅要学会正确地“接受自己”,更应具备不断自我挑战与突破的源源动力,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极致。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我贴近地面步行,而从不在云端跳舞。”“接受自己”的过程,可以说是人们审视自己是否具备“在云端跳舞”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人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当人们对自己进行了正确的定位与分析,对自己的能力了如指掌之后,再做出与之相符的决策与判断,避免妄自尊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种“接受自己”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内心,然后理所当然的接受自己之后的每一步决定。

然而,如今人们口中的“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并非如此。面对生活的重压与打击, 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巨大差距,人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或许是自己能力不足吧”、“或许是他人天资聪颖吧”、“或许是自己的背景不如别人吧……”人们把这些与自己的“和解”作为自己达不到目的或是远不如他人的借口,以求得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沉溺于精神上的“心安理得”。

殊不知,当人们长期以这种所谓的“和解”进行自我麻痹,不愿努力、不思进取,把自己包裹于“佛系”的屏障之中,囿于满足个人心理需求所主导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又从何体现?他又如何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人不能囿于“接受自我”,生命的意义恰恰在于质疑与挑战自我。有人说: “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的茬。”这无疑是正确的。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如是说:“媚俗的根源在于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如果人们仅仅满足于当下的现状,满足于当前的自我,又如何创造与改变,如何成就一个更高更优的“我”呢?试想从古至今的科学家、发明家们又何尝不是在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质疑之后才与真理更近一步的呢? 只有当人们不被自己束缚,不满足现状,跳脱出“心安理得”的“舒适区”,才能在接受、质疑、再接受、再质疑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然后臻于至善,追求完美。

狄德罗曾言:“任何事物都抵不过真实。”只有我们不囿于“接受自我”,真正学会质疑与挑战自我,才能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成就更好的自我。

自察的踱步

萨特曾经说过,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存在先于本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被动被抛来的我们去妥协接受自己现有的存在,人类正是靠着自察的审视改变存在的现状,在自察的踱步中挖掘自我。

“接受自己”看似是一句豁达的坦然,被镣铐束缚无法挣脱的人感慨一句罢了接受现实吧,因而困于自己的舒适圈无法走出。我们似乎将它当做释缓的方式作为麻痹自己的良药。当代人正以这种消极的“佛系思想”消磨我们的意志与思考,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当机的找茬, 和自己过不去的一种自察。

一味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是残噬的开始,它固化了人们的心壁,放下激进投向安乐和耽迷。《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正因不接受流于享乐的自己而去追求心中的“月亮”,挫折下的不和解与自察让他收获比金钱更重要的理想和追求。倘若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巴尔尼接受残疾的疼痛向命运妥协又何来生理学研究的另一大贡献?人们是在一步步的自省中寻找方向,当你接受自己时有时也在承认自己的无力和懦弱,每个社会的人都不加思索的与自己和解,那么社会将缺乏创造,缺乏勇气,更缺乏理性。

接受自己并不是羞耻的,可是它更需要前提,我们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如小石子般的挫折下满足于现状,失去了一种所谓自察的行动和勇气,接受现世鸡汤的浇灌,看似豁达实则是一种无力的逃避。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何谈战胜困难,寻找心中的星空,寻找诗和远方?朱光潜说我们应当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们的确应有淡定坦然的心态可是这不意味着妥协和自我的放逐,我们应当向自己发问,在自察的踱步中走向自我的思考和审察。

和自己过不去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我们不接受软弱的自己,不接受就如此被命运支配向外寄托的生活,不接受像单向度的人一样沉迷在自己的舒适圈,妥协和接受成为了一种被动的束缚。在更多情况下我们要找茬,但也不意味着无事生非的苛责,如平山郁夫所说这应当是如撞钟一般对自己内心的发问,叩问自己的追求,获得一种想上式的攀登。

阿多尼斯说我们来到这大地上是一首歌,而不是一次祷告,妥协的接受枷锁智慧桎梏我们,我们应谱写修改自己的歌曲。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人们总对自己、对他人说“要和你自己和解”,然而,生活在这个时代,我却要说:不要轻易地与自己和解。

和解固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与自己和解,我们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使得行为与精神得到统一,让我们成为一个融合、自然的整体。

然而,在现在这个人人提倡“接受自己”的环境中,“和解”反而成了人们逃避自我不足、消极对待的借口,当人们都在“佛系”中接受自我、放任自我时,人之发展、社会之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

人之所以需要和解,就是因为一个人与自己产生了冲突,或许是期待与现实的冲突,或许是行为与意志的冲突,无论是哪一种冲突,我们都应该勇于面对。我们不一定要加剧这种冲突以至于某一方获胜,但我们至少应有面对这一冲突的勇气与冷静态度。

面对自我与自我的碰撞,盲目的和解也许只会让我们屈从于安逸现状,在自己的舒适圈中不敢跳出,这种和解,并不是与真实的自己和解。相反,倘若我们选择不与自己和解,而是与自己的缺陷斗争,我们更能获得向上的动力,取得进步。在这个自我挑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获得进步与精神上的满足,与此同时,我们更是在其中不断发掘真实的自我,在与自我的对抗中,我们内心真正所求会慢慢显露,正如陶渊明几次出世入仕,在与自己的“不和解”中,终于找到其内心所归,回到田园。

因此,我们不轻易的与自己和解,为的是与真实的自己和解。我们如果在面对冲突时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和解,我们便难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真正所求,往往是随波逐流,如是而已。宫崎骏说过:“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只有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不轻易的与自己和解,是对自己的负责,即使在斗争中困苦不安, 我们仍不应丢失这种不与自我和解的勇气。

当然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仍应学着接受自己。霍金的残疾使得他无法交流,他便以“扬眉”的方式选择字母来写作,他与自己和解了,却是以积极的方式。

我们不轻易地和解,却要与真实的自我和解,只有如此,我们的和解不盲目,而我们的精神得以融合统一。

和解,还是不和解?

我们常常听到“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这样的话,但也有人说:“不和解才有意思;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的茬。”那究竟我们是否该与自己和解呢?

“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是一个接受自身缺点,承认自己不足,拥抱真实面目,看清现实的过程。卡夫卡曾说过:“当我们双脚插入谎言,偏见,欺骗的淤浆烂泥,直至到低层坚硬的岩石,那是我们称之的现实。”当我们不被自己大脑为自己披上的鲜亮外衣所蒙蔽,不再逃避自我意识的欺骗,不被流言阻碍暴露自己的真实一面时,这叫作与自己和解。

那么,“不和解”又是什么呢?“跟自己过不去”,是一个挑战自己极限,不放弃努力的过程;“抬杠,找自己的茬“,是找出自身缺点,改进不足的一个过程。许多人将其视作为不肯承认自己的无能,其实不然。事实上,要挑战自己,和”缺点“过不去,首先要找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之处。而这种寻找,也是”不和解“的一部分。

“和解“是一个认知自我的过程,而”不和解“是一个改进自我的过程。这两者的目的与意义,都在于使自己变为一个更好,更优秀的人。因此,”和解“与”不和解“并非是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在其深层含义上,是统一的。它们是在人类走向更优秀的自我中的不同阶段,而并非两种态度或者是做法。先要接受自己,接受不足,这是”和解“;再挑战自己, 和自己过不去,改进缺点,这是”不和解“。

所以,我们要“和解“,也要”不和解“。要先”和解“。再”不和解“。那么如何完成这样的一个过程呢?

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上进心。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每天安于现状,他自然不会去与自己“和解“。反之,若是有上进心,那么一个人的弊病便会被自己所知,会触发“和解”。董卿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她深知成为一个优秀主持人所需的素养,因此别人在吃饭时,她在读书;别人在与朋友聚会时,她在读书;别人早早进入梦乡时,她仍在读书。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在每期《朗读者》上频出金句,随时引用书中的话。上进心,是促使人先“和解”,再“不和解”的驱动力,也是打开一个更优秀的自己的钥匙。

接受缺点,和自己和解;改进缺点,弥补不足,不和解才有意思。先“和解”,再“不和解”,拥抱更优秀的自己。如此,甚好。

荒芜生不荒芜

有些人接受了自己,拥抱了整个世界;有些人和自己抬杠,和命运过不去。

矛盾、冲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就是战争、就是流血;在人的脑海里上演,就是不同信仰的碰撞,就是身体、行为与精神的不一致。人,带着无法舍弃的劣根性,活着,生长。有些人接受了自己,接受自己的阳光,接受自己的阴暗。有些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抗争,呐喊,将自己置于一片荒芜中,用血肉筑建不荒芜的精神花园。

人,大可接受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完美地存在。接受自己后的生活,是安逸泰然的理想乡。接受了自己,理解自己的想法与难处,理解他人的想法与难处,继而理解整个世界。这种共情,只有全然接受自己,全然理解自己的人才能拥有。他们可以神情自若地拥抱自己的伤口,不为所动地拥抱世界的痛处。

可是,于勇士而言,于极少数的不以安逸为故乡的斗士而言,比起平凡的生活,更耀眼的是灵魂与梦想。

他们不接受自己,不接受自己的残缺,更不接受世界给予他们的答复。他们人人都是生命的艺术家,在灵魂深处痛苦地挣扎,在扭曲的土壤里野蛮生长,跟自己抬杠,和自己过不去。像塞万提斯,他创造的唐·吉诃德,何尝不是他自身的缩影。他疯狂地和自己叫板,以至于自己不会与世俗同流。写给权贵的书自是要阿谀的,金钱总是能令人欢愉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但从他们的眼中始终能看见白色的月光。

他们学不会低头。2017 年 22 岁的黄由美逝世,她的父亲不能接受自己忍气吞声地咽下女儿的死讯,不能接受自己看着三星的毒工厂依旧运作而满是无奈。于是,维权路,一走就是 11 年。有些伤刻在心上,是过不去的。有人评论顾城的诗读起来像是儿童的蜡笔画,他也说过要用天真来画诗。但是,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世界是那么复杂, 当时是那么混乱,他无法与不再天真的自己和解。他尖叫着离开,呼喊着保全了自己诗人的灵魂。

他们从不担心被时间带走,因为,他们是主宰自己命运的勇士。

人,大可接受自己,熙熙而乐地活着。人,也可不接受自己,直面自己的灵魂,磨砺,

挣扎,最后浴火重生。

勇士踏上荒芜的土壤,从不回头。

不做平静无风的湖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激增,人群中出现了一批“佛系青年”。他们主张对一切都“佛”一点的态度,高举与自己和解的旗帜,沉醉于他们自己的理想乡。而我认为, 一味地和解是无用的又无趣的,真正勇敢的人永远都在和自己抬杠。也唯有和自己抬杠,才能不至于原地踏步。大海为什么比湖泊波澜壮阔,是因为他与自己较劲,因为他的体内有涌动的激流。

几年前的冬奥会赛场上,就有一个爱和自己抬杠的选手,他叫羽生结弦。这个被花滑界誉为天才的人,又一次突破了自己。他完全有资格与自己和解,停下挑战自己的脚步,他只需保持以往的水平,也能稳坐世界冠军的宝座。可羽生结弦偏爱和自己较劲,再一次用他的进步让世人惊叹。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向自己挑战,他便在花样滑冰的历史记录上,竖起了一道难以逾越,也难以被人忘却的高墙。

所以唯有和自己抬杠,才能达到那些难以触及的目标,立脚不坚,任事不巨的庸人,才会一边倒地与自己和解。

但和解终究也有自己的价值,不是每个和自己抬杠的人,都是像羽生一样的天才,所以和自己抬杠也有失败的可能。和解的价值便体现于此,我们需要和失败和解,和自己和解,唯有这样才不会让抬杠失败的阴影萦绕心头,也唯有这样才能有勇气再一次和自己抬杠。

和解和抬杠,看似对立的两个词语,却又同时存在于我们心中,他们像磁极的两端,而我们就在他们形成的磁场里回环往复地绕行。抬杠带来进步,但抬杠失败之后,和解又给予我们新的信念的和满怀的勇气。

不要做平静无风的湖泊,一生至少得有一次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向自己挑战是激起海浪的礁石,而和解是使海水得以退下又翻涌而上的海风。两者共生才会有惊天巨浪。

愿每个人都敢于和自己抬杠,做一片永不宁静的汪洋大海。也愿所有有勇气挑战自己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凯旋而归,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受与追求

生活中,我们常会因失败而沉溺于悲伤与痛苦。人们于是规劝“要和你自己和解”。而有时我们又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和解才有意思,要与自己过不去”。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 实则相互联系。

首先,“与自己和解”代表的是一种对自身缺点接受的过程,是我们在能力有限的时候与负面情绪的和解,展现了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而“要跟自己过不去”不和解理念则形象地体现我们对于自身的高要求与追求尽善尽美的人生原则——就像一只残缺的圆,一路艰难前行,只为找到属于自己的碎片后拼凑成完美。在我看来两种观点皆有可取之处。

和解与接受的态度是暂时的,它让我们在疲累的时候学会缓冲,客观分析从而再度拥有不和解的能力。所以,和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找自己的茬”。正如电影《奇迹男孩》的主人公。-他勇敢地摘下头盔的举动恰恰体现了与自己的和解。只有当他接受了自身的缺陷,才能专注于同学之间的相处,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变得更好。

而不和解的态度与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有资格心安理得、毫无保留地和解。正如苏轼在官场浮沉半生,拼尽全力却难以挽回局面,于是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淡然。或许, 只有这样的洒脱才是真正的和解——我们认真对待过,奋不顾身过,都是为了理想与热血。如若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也终究没什么值得抱怨的。“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看似肤浅的话语蕴含着“和解”与“不和解”的人生哲学。

诚然,和解并非忘却,不和解也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前者是在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跳脱出来,将其暂时搁置。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遗忘或忽视缺陷,而是调整心态,冷静乐观:后者也不应束缚于无意义的纠结中,而是该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收获自我的完善。

接受与和解的态度看似安之若素,实则是理性的反思,以便发现问题所在。而“不和解” 是为了最终和解时能少些遗憾。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却紧密联系,成为一门人生学问。

妙哉“不和解”之道

我们常常听到“接受你自己”,“要和你自己和解”这样的话。但其实在人生这条奋斗之路上,不和解才更有意思,往往在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轻易和自己和解往往代表着一种软弱,是对自己的一种妥协。在漫长人生中,每个人都在走着一条充满挑战、未知与恐惧的荆棘路。在路途上,我们的大脑有时会蒙骗自己,告诉我们“太累了!不要再继续走下去了,停下来吧!”如果这时我们向自己妥协、和自己和解,那么,其实我们已经向生活认输了。

这种和解更像是一种借口,一种对艰苦磨难的逃避。而在生活中,不和解才是我们更为需要的,一个和自己过不去,跟自己较劲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荆棘路上斩破万难,一路前行。

“跟自己过不去”的态度能够在困境中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鼓舞我们的信心与勇气。只要自己有一种不放弃不妥协的态度,那么,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又能耐我何呢?

且看石铁生一生的跌宕遭遇,他在最富于生机,最爱做梦的年纪失去了双腿,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也曾低沉过,也曾质疑过命运的不公,也曾想过,向命运低头,与自己和解,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最终,他却拒绝了与自己和解,而是与自己残疾的身体较劲,最终带着“不和解”的心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笔尖上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的确,观古之成大事者,除了有坚韧不拔之心志,大多都有着这样一种不与自己和解,不向自己妥协的态度。古有孙康不向自己妥协,头悬梁以战胜困意;又有苏秦不和自己和解引锥刺股以彻夜学习;居里夫人不以美丽容颜不再而向自己妥协,日日提取镭最终斩获诺贝尔奖...

在现代社会,这种不和解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在安稳年代,拥有丰富物质资源的青年人不再像古时候的人那么能吃苦,能坚持。而这种“跟自己过不去,找自己的茬”的态度能令人更有拼搏向上的劲儿。

不和自己和解,只要我们能够勇攀自我的高峰,生活之磨难挑战又有何惧呢?

2019年黄埔区高三二模

黄浦区(10 篇)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要思考前往何方。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这并不是指我们应无视一切,空谈理想,而是指我们有时应跳脱出当前环境的局限,思考真正心之所向。

“置身何处”与“前往何方”,看似可以轻易同时纳入内心的两个方面,却常令人陷入瞻前不顾后、顾此失彼的困境中。当我们脚踏实地之时,我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脚底下的实土之上,即便仰望星空,却也无法沉浸其中,反倒只有“那太远了,我一定碰不到的”,诸如此类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置身何处”成了我们审慎反思自我、探寻真我的桎梏,“前往何方”因此失去了其真正意义。

正如哈姆雷特“虽身居果壳之中,我内心仍是无限宇宙之王”,这恰恰是仰望星空意义所在。个人能力的局限、社会潮流的影响、时代风气的枷锁,给生活贴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在这样一个崇尚工具理性,功利的甚至异化的环境中,我们不由自主地将太多考虑因素,太多现实因素纳入到内心,破坏了浩瀚的星空——它太飘渺,太浪漫,太与“置身何处”相抵触了。然而,当我们失去了这片星空,失去了静下心来忘却“现实”、思考心之所向的空间,我们也就失去了真我,失去了探出舒适圈、挑战生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永远不知道这一“现实”又“弱小”的果壳中的我,能够创造怎样无限宇宙的可能性。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有价值的人生需要“不在乎置身何处”的勇气与魄力,需要“时刻反问自己想前往何方”的野心与看似不切实际、实则滋养真我的天真浪漫的信仰。一如高更毅然决然放弃中产阶级的优越生活,一心学画画,最后病死在塔希提岛也无丝毫悔意,他抛却了“置身何处”,他的眼中没有他物,唯有熊熊燃烧的艺术之火,唯有远方闪耀的真我之星。思考前往何处给我们的从不是不切实际的无意义的梦想,它是我们对人生轨迹的及时调整,是我们幸福的来源——不是物质、现实、外界给予的残缺的、相对的、刺激性的快乐,而是圆满的、自立于世的、恒久的幸福。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 倘若只观现实未免留下遗憾,这是所有事物都无法弥补的。我们终会明白,思考前往的“何方”,即便没有到达,我们也因这无尽的“思考”而拥有着人生珍贵的意义。

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有“真正的修养,是随时能到达终点却永远在半道上。”

当我们能够将脚踏的实地当作滋养我们的土壤,让我们能更好地仰望星空,那人生便是圆融完满的,每一步都具有其意义与价值。

认识你自己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

置身何处,是对当下现状的反省思考;前往何方,是对未来的憧憬规划。两者的结合,是基于对自身的认识,有着“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的用处。

所谓“廓然而高”,是长久的高要求目标,是对个人终极追求的探寻。尼采曾言:“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桥梁,而非目的。”对未来的要求便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阶梯和助推器。虽然身体戴着现实的枷锁,心却要插上翅膀远翔。“前往何方”引领着前进的方向,给予冲破阻碍的动力。漫漫征程上,人就是在一次次突破自我,迎接挑战的循环中,成长蜕变成真正的自我。

所谓“渊然而深”,是阶段性对自我的审视与反思。只有理想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和能力的,只会是空想。《三体 3》中,程心因其慈爱的圣母形象被选为执剑人。但她没有充分意识到该职位对三体星球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抗衡,内心的怜悯使她未能第一时间按下广播行星位置的按钮。苏格拉底写道:“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思考置身何处,有助于明晰自身变化着的社会地位,思索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巩固追逐目标的基础。

所谓“泠然而清”,是两者之上对外在不可控事件的洒脱。在认识自我,确立当下价值及未来方向后,对其余无关紧要的事物报以释然的心态。纵使世界“吻我以痛”,我仍能够 “临清流,吹惠风,修篱种菊,怡养内心之得。”认识自我才能明白内心准则与方向,从而适时调整置身之地及前往何方。伍尔芙说:“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若将人置身于天地,思虑着宏观问题而非拘泥于小节,才会用豁然开朗的心态,在繁华城市中留有清醒的头脑,在大潮流中保有自我。认识自我后对内心的执着坚守,应是大千世界中不变的特例。

反观当下,高速现代化的社会中,有的人受限于自身的渺小而怯于突破,在唯唯诺诺中虚度光阴;有的人饱含壮志却忽视人性,如基因编辑中号称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善人的缺点,而忽视了科学背后的人伦道德。只有认清自我,建立自身的道德准则,在此基础上明确自身价值,向往终极目标,才能不断前行。

置身何处,是对现实的思考,前往何方,是对未来的渴望。认识自我将两者统一,迎来真正的自我。正如刻在希腊神殿门上的那一句:“认识你自己。”

脚踏实地,仰望苍穹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高晓松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永远对远方有无限的向往,我们也应当不断思考自己前进的方向,以期不会迷失自我。然而,“我们置身何处”与“眼前的苟且”,就将因此而得不到一点关注吗?

绝不。当我们仰望苍穹,寻找自己最钟意的那颗星时,我们仍然要踏实地踩在当下。我们当然要思考前往何方,但我们同样需要给当下足够、甚至更多的关注。

“在乎我们置身何处”,并不意味着浅薄地低着头,眼里只有脚下三分地。这是自我窄化,眼光变得促狭短浅,眼中没有天空和远方的地平线,甚至没有眼前的路。试问,如此前行,能走出多远?

我们真正应当在乎的,是自我在全局中的处境,我们反而需要极长远的的眼光和大局观,才能看清自己在茫茫天地间的真实位置。我们必须要先认清自我,认清自己的能与不能,才能认识到自我价值几何,明白自己应当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下一步,以至于确定自己应当走向何方。

是的,在乎自己置身何处,清楚地明白自己置身何处,正是我们能理性思考自己将前往何方的必要前提,不认清眼前的苟且,不去战胜眼前的苟且,谈何寻找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有明白地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才能致力于去提升这一价值的含量,才能更进一步,去确定实现自我意义的方向,才不会一脚踏空,摔落到虚浮的泥坑里,再也望不见天空。

一味的好高骛远,向往远方,幻想着以后的壮丽成功而忽视了脚下的土地,终会落入妄自尊大的陷坑难以自拔,而若是执着脚下,忘记抬头去看理想映照的苍穹,那也只是刻舟求剑般的原地乱转,不可能走上自我实现的正途。

因而,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苍穹,要将审视当下的实干与放眼未来的宏志结合到一起去。从眼下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步步为营,每前进一步都省察自己是否处于正确的、指向远方的方向。同样,每前进一步,都要重新用长远的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方向,以此更好地指引接下来踏实迈出的每一步伐。二者相辅而相成,最终都推动我们落实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意义。如此,我们找到自我存在的确证,自豪地宣告自己活得实际而又壮美。

所以,拥抱并认清眼前吧,哪怕只是苟且,因为它终将化为我们迈向诗和远方,奔向苍穹的实在、平凡、却又无可取代的注脚。

身处无间,心在桃源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这番话不禁让我联想起晋惠帝面对“路有冻死骨”时的一句“何不食肉糜”

人是过往经历的结合我们置身的现实往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目光指向的方向。诚如陶渊明寄形骸于天地,明视听以流憩,他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何尝不是他所置身的黑暗官场的反面?若鲁迅先生毫不在意自己所置身的中国看客社会,如何能指引中国的寂寞勇士们“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置身于现实、这残酷的现实,深刻的咀嚼当下的痛楚,将此刻的体悟内化于心,洞见未来的目光才更加深邃。

观照置身的现实并不意味着停止思考前进的方向。相反地,正视现实所处与心中远方的差距,让这条鸿沟成为我们向远方前行的不竭动力,或许是比一味地忽视现实、思考远方更切合实际的做法。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草。人扎根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不断汲取养分从而成长为更为葱郁的高木。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深刻体察中国缺乏创新土壤的社会现实,体味缺乏自主创新的缺“芯”之痛,中国创造二零二五这一未来构想才真正成熟 落地。正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鸿沟,中华人民更凝聚创新之力,向制造强国进 发。

当然,若经过审慎思考,明了前进的方向,即使置身无间,我们依然能心在桃源。颜回正是以大道为人生理想,“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依然无法阻挠他臻于至善、内圣外王的未来追求。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无需过多地在意现实的困顿,不妨让现在的困境成为我们前进方向上的一蓑烟雨。汲取三分东坡的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驻足当今社会,诸如“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成功学鸡汤,企 图麻痹人们对于现实的痛苦与不满,以不切实际的空想为药引,荼毒着有志的中国青年。人们成为了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而非立足现实行动者。对此我们更应深深扎根于现实,观照而非忽视现实,脚踏实地,方能更好地仰望星辰。

身处无间,心在桃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知现实而不“现实”,我们或许能少一些晋惠帝式的发问,多一些五柳先生的人生洞见。

鲲鯈鲋之思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

在这个物欲化时代,似乎人人身上都被套上了一张渔网,渔网的松紧、密度决定了我们的自由程度,而掌控这张渔网的是这个社会。它给所有人明确了生存的意义,亦指明了该前往何方。于是,人们簇拥着游向一个欲望不知深处的海沟,在一次次的海浪回旋中晕头转向,不知身处何地。这真的恰当吗?

庄子曾描述过北冥之鱼——鲲。农夫捕鱼时一直只追求同种大小的鱼。旁人问他为何? 他回答:“我们家只有这种大小的锅。”生如鲲之人,他们的自由都由外物所掌控,由此在漂浮沉宦间只能日日惴惴然,只求过完每一天便足矣。

而生如鯈之人,他们有思考,有追求,但他们的价值意义普遍来源于外人的评价。漠河里的鱼游着。游客说:“看啊!这鱼在水里游得如此悠闲自在,可真幸福啊!”你又不是鱼,又如何知晓它是否快乐呢?这样的人难逃外界对其的束缚,也终将会在别人的评价中放弃自我。

而生如鲋之人,则可忽略外界,自己游向远方,自己所苦苦寻求的地方。就像杜甫和李白,两人本是挚友,奈何一人留意落花,一人心向流水。可那又如何?即使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却有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两人不羁于物,不拘于情,在各自的旅途中享受到了曼妙的风景。这便是思考前往何方的意义吧!

当然,若只考虑心系何方,却忘了置身何处,也有些过于激进。就像杭州女教师的那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便一走了之。这固然洒脱,也令蜗居在苟且蝇营中的我们心生羡慕,但理想终究败给了现实。一年后潇洒的女教师开始接受各种广告邀约, 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明白我们置身何处,让我们看清事实真相,无尽的约束正萦绕在身边,这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思考前往何方,是我们在困窘生活中依然心向美好的勇气,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不累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的鲲鯈鲋之思亦在告诉我们身处何方固然残酷,心向往之却燃起了我们的赤诚之心。这将是我们游向远方的不竭动力。

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暗流涌动的风浪在我们身边,心中的灯塔却始终点亮在那儿……

怜草木,识乾坤

人人都生活在时光的长河中,逃脱不掉。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了人类永恒的命题。昔日的岁月难以追回,于是当下和未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这样的看法未免太过理想化。殊不知,一切的未来都基于当下,一切的当下又都面向未来。二者难以割舍,它们交织着不断推进,构成了人生的绚丽图景。

我们当下所处的境地,是以往人生走过的每一步的真实反映。我们在一次次的艰难和变数中成长,亦或是在平淡中细水长流,所获得的身体、心理,物质、精神上的成就或创伤,都是个人最珍贵的财富。而抛弃当下,就等同于抛弃了这些长久以来的财富,抛弃了那个独特的自己。如同一贫如洗的乞丐,将何以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到时定会为自己的冲动而痛心疾首。

然而,只关注当下的人生却难以走得长久,走得精彩。我们不仅仅要把握当下的财富,也要学会如何在未来的旅程中守护它,利用它,并不断的积累它。基于对自身的认知和定位,勾勒未来属于个人的人生图景,是一种对自我的反思和审视。我们向往更美的景色,却始终要正视自己的一切鄙陋与不堪。反思是发现问题,为达到未来期许而改善之的前提,同时也能在更早的时间里避免负面意外的发生。

有诗云:“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们更可以化用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当下所处是脚下的青青草木,而前方未来犹如乾坤般宏阔。这便是可以指导每个人,无论当下是贫穷还是富有,是精彩还是不堪的人,使之有信心、有定力地稳步向前的信条。

以此来看,当下盛行的“成功学”和“丧文化”两种青年人生观,是抛弃了当下和未来 的错误认识。一心只向往所谓成功,超出能力范围,好高骛远,甚至不知“成功”所谓何物;只立足当下,耽于一时的安逸,胸无大志,裹足不前,不配为新时代的青年。

鲁迅先生倡导青年要“迎着冷气向上走”,是要求民国青年冲出封建;当前中国青年,应当以务实之风和大志大气,抵御不良社会风气,锐意进取,一步步向上,终成卓越。

认清自我,心向远方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这似乎指出了当今人们内心对现在与未来,当下与远方看法的困惑。

暂时抛下如今的现状,会痛苦盲然,然而将目光投向远方,实际上是一种从容与豁达。如果始终抓着当下令人盲然令人无措的现状不放,很难不囿于愤世嫉俗,顾影自怜的悲观心态,由此越陷越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欣赏前途曼妙风景。乌台诗案前,苏轼抱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他的一腔热血,无尽的才气和率真的天性,使他受小人构害无奈被贬。然而在被贬途中,他领略到了风云莫测政治斗争外别有的一番天地,石钟山的钟声令他深入探究,奇山异水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番莫测后,他依然抱有“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潇洒豁达。不拘于当下的困境,便能在从容豁达中找回自我,在别样风景中,找到人生前进的动力。

心向远方则可以找到人生追求的目标,从而提供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不囿于如今平淡舒适或辉煌的自我小天地中,获得不只是长远的眼光,更多的提供了一种适应多变生活状态的应变能力,从而不至于对未知的难以预测的未来失去掌舵权,成为未来,抑或他人的“奴隶”。拥有“硅谷钢铁侠”美誉的埃隆•马斯克,是互联网一代巨头,然而他七次达到某一领域的顶峰后,又七次推到重来,向着下一座山头迈进。Paypal SpaceX,特斯拉……他在各领域打下根基。他在成为一代时代传奇的同时,他始终心向远方的心态,使他屹立浪头。

当下,许多人龟缩于小小的龟壳中,害怕未来,害怕改变,享受一时的安逸。河北唐山市一位高速公路收费员下岗后,愤愤不平道,“我已经 36 岁了,我的青春全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东西了。”一味的将目光投向当下,过去,人们会因此失去前进的目标,对未来盲然无措。

当然,在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认清自身现状,了解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对自身全面的认知后,对未来会有更好掌握。如今的时代不需要“优秀的绵羊”和“精致的平庸”。对自身清醒认识,不满足,对未来好奇渴望,不断进取是前时代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

“死胡同的尽头是另一维度的天空,我们需腾空而起”。廖一梅曾如是说。认清自我,心向远方,不断迸发方能使我们在风云变幻的浪头中依然屹立如山。

从脚下出发眺望远方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诚然,理想与目标的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关注自身所处的位置与其并不矛盾,并且必不可少。只有在眺望远方时时刻关注脚下,才能不栽倒在路上,才能拥有更清明的人生规划。

在这个快节奏的“迷茫时代”,目标与理想固然是人们的指明灯,拯救他们于浑浑噩噩地“丧”之中,给予他们向前奋斗与展望的能力。

然而,不关注脚下的理想目标都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不关注自身现状的人也都成了守株待兔终无所成的愚蠢之人。于个人而言,“置身何处”即我们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角色与身份,也包括自身已有的修养与积累。这些都是一个人独有的“标签”,只有关注这些才能为自己定制出更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于身处不同位置的人来说,用同一手段达到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作为贫贱出身的陈涉,他不能像文臣武将那般随意呼风唤雨, 只能通过装神弄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聚拢、鼓舞人心。他对自己的现状有充分了解并作出相应对策,最终翻身为王。对自己“置身何处”准备、批判的了解,是我们前进的基础,是我们摆脱现实的迷茫与困境的首要条件。追寻月光并不能带你冲出迷雾,认清脚下的路才能。

对整个社会群体来说,对自己所处的清晰认知同样十分重要。在“激励教育”的感染下,当下的青年大多过分自信,确信自己有朝一日的成功却不肯从现在开始付诸努力。他们空心膨胀的自信与享乐奢侈的光阴虚度,“成就”了“浮躁的一代”。看惯了世人所灌输的“成功鸡汤”的他们,殊不知若不认清自己的位置,并规划且实践相应的努力,他们心中的理想 国永远都不会到达。

作家陈贯中先生说:“青年要有根,扎根于世俗世界的平凡之中。”在企图插上翅膀飞往理想国之前,我们始终应看看自己的脚下的根扎在何方。没有人是天生的天之骄子,在做时代的逆子之前,我们都应从脚下开始一点点拜托时代的限制与困境。在青年教育中,我们也应更加强调自我认知与脚踏实地地重要性,摇醒这“浮躁的一代”。

不认清脚下的现实,何谈诗和远方?与现实脱节的理想,终究永远只能是理想。让我们在追求不落的太阳的同时,不忘时刻关注自己身处何方。从脚下出发,眺望远方。

愿化孤舟任漂流

你也许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要思考前往何方。其实这所谓的“何处”与“何方”,并不止单纯指向实际意义上的方位地点,更可看成对当下与未来的选择和思考。

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因为疲于生计而整日毫不停歇地奔波,如沧海一粟般漂泊沉浮。并不是他们一定要在乎置身何处,而是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容不得丝毫喘息放松,因而留给他们的,似乎只剩下在乎当下这一种选择。于是人们逐渐变得木然且空洞,机械化地重复着每日一成不变的生活,在角落里暗自侥幸地活着。

无可厚非,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生活常态,但我认为并不足够,甚至有些不可取。过分去在乎自己置身何处,流连于当下,便缺失了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对未来的探索与发现。一个人的生活如何并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他的物质所有,而在于他的精神向往,在于他的心灵追求。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多少人满足于六便士带来的物质享受,又 有多少人能抬头看到空中高悬的皎洁明月?只在乎当下,人的思维便会逐渐趋于物质化,对生活的热情则被磨灭得一干二净,缺失了一份精神的修养。但未来真正如此遥不可及吗?也许只是你还没有思考过该前往何方。

海子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如果我们一直往返于相同的风景,又如何去触碰前路的阳光?人生的过程推移好比一条单行道路,只不过有些人永远停留在了半路,而有些人却能够一往无前。

也许你沉湎于当下的舒适安逸,无心再面对前路的遍野荆棘;也许你曾痛恨生活的不公,却屈从于命运既定的安排;也许你曾追求过前方的未知,遍体鳞伤,而又小心翼翼蜷缩回了不为人知的一角。当然,我们难以凭一己之力去改变当下,但我们却可以思考未来,去制定前往何方的道路。你所置身的地方不该成为生活的全部,而你即将前往的地方必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在世,需要一些有别于当下的与众不同,需要一些对未来的考量。与其停留在当下禁锢的港口,不如做一叶孤舟,笑卧山月间,意行千里论春秋,烟雨匆匆任漂流。

知所往,亦应知所处

哲人梁漱溟曾有言:“人的一生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和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其中最后一种最重要。”

细细理解,人与外物、与他人的关系大概说的就是人的处境,即生活中物质、精神层面的置身之处。而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则关乎一个人对他这一独立个体的所往之处的思考。

人通过理解自己的置身之处,能更好地把握现状,这也能使人更好的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如陈忠实在文化动乱时期,由于其对社会处境清楚认识,并未一味反击。他所做的是怀揣文学梦,在故乡悄然开始文学创作。那部荡气回肠的《白鹿原》就是在他沉寂多年后问世的。假使陈忠实在当时动乱中就批判、反击,那他对置身之处的认识就不够明晰,可能无法 抵达那成功的的彼岸。

然而,光对置身之处有清晰认识是不够的,就好像光看清脚下踩着的石子对向前行路没有帮助一样。我们还应该做的是要探索这路应通向何方。

思考前路何在,本质上就是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清楚明白自己的追求与目标,才能厘清自己到底要去何处。智者如梁思成,自青年时代起便立志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明确的目标使其行路不易迷失,最后颇有建树。愚者则如太宰治《人间失格》的主人公,不思前路何在而一生迷茫,生命失去意义。

其实,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愚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有多少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在此道路上奉献一生?又有多少人终日庸庸碌碌,囿于自己所处之地,没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而昏昏然度过一生?前者的人生才叫行人生路,后者简直不能叫行路,只配叫游荡。

细来分析,这种游荡的人生不仅源于对自身前路思考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丧失对置身何处的思考。退一步说,即使已经有了目标,人们也应阶段性地思考自己的处境。这就好比航行中校准航线偏差。不断地勘验自己处在什么客观、现实境地,才能尽早消除纰漏,为抵达目标打下基础。

有人说,我们不必在意置身何处,而应思考前往何方。我倒觉得两者不是选择,而是递进甚至是更深层次的关系,漫漫人生,我们不仅要确立目标、确定路的归处,也要在行路过程中把握自身处境。

如此知所往,亦应知所处,才能有意义地行完人生一路。

2020年黄埔区高三一模

黄浦区(4 篇)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 0.1 克镭;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

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很有启发意义,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方寸之间,有智慧闪烁

有人说,认识世界的方式,无非是将一本厚书读薄,还是将一本薄书读厚。 前者是日复一日的坚韧与勤谨,后者则是开拓思想边疆,向未知进军的挑战。人类历史上,从来不乏这两种人,他们同样是闪耀的群星。

有的人,选择将厚书读薄。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极少的镭;司马迁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阅读、评析,最终用尽终身成就一部《史记》。在他们的身 上,我们可以看到实践者的脚踏实地与勤谨。对于确信的事物,实践者们有足够的耐心、爱与真诚,找到最终的目标一一或科学规律,或历史规律。

也有人,选择将薄书读厚。科学家们从“好奇号”照片里的蛛丝马迹,推论出火星上曾有水,这一发现进一步推动了火星上其余生命痕迹的探究。从极小的陨石里寻找外太空的信息,以一条染色链的异常探索整个种群的变化,以一句话、 一句人为整个时代作注脚一这样的“将薄书读厚”,从极小的细节里孕育星辰大海,是相当不易的。我们通常将这样的人称作拓荒者,他们挑战的是无限的未知,驾驭的是想象与创新的力量。

诚然,这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实践者”方法与“拓荒者”方法是共存的, 且同样值得尊敬与敬佩。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认为“拓荒者”方式更为重要。

在物质资料极为丰富的年代,似乎很难像居里夫人那样用成吨的矿渣提炼 0. 1 克镭——因为能找的太多了。这样一种“浓缩——精炼——成形”的“大海 捞针”式的思维方式, 意味着低效率,缺少成效。科技的更新迭代,等不起漫长的岁月。“实践者”们的勤谨在面对极丰富的物质资料时难免会感到些许无力。

此外,“拓荒者”的创新能力与联想能力也在变得日渐重要。十九世纪是现代物理学蓬勃发展的世纪,在二十一世纪这一发展的脚步放缓。这就要求人们用 “研究——联想一推理”的思维方式拓展已有的认知,用已知的“1”想象出 未知的“10”。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上的反思与再创新,是当下略显浮躁的社会所缺少的。

当然,“实践者”们的坚守和严谨仍有其意义:拓荒者拓荒,其后必须要有实践者勤谨、耐心地再次处理。一本薄书再次读厚以后,应当由这本厚书再次读薄。前者的开拓,后者的躬自实践,相互成就,相互映衬。

当我们再回首居里夫人与科学家,至小的镭与至大的宇宙,我们发现,大与小的方寸之间,是探索未知的力量;厚与薄之间,闪烁的是智慧的光芒。

无数通向世界的窗口

居里夫人在成堆矿渣中提炼出 0.1 克镭,她是以大见小的榜样;科学家从一 块极小的陨石中寻找外太空的信息,他们展现了以小见大的力量。

“以大见小”与“以小见大”不仅是相反,实则是对主流一地有机结合或为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式的之一。

他们都需要以人为主体,以耐心,坚持为等精神为基石,从而形成新事物出现的动力。不同的是,以大见小世人对于已知事物的真再创新,再创造其侧重于反思。 对发现美

的眼睛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已,小建大强调的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需要丰富的想象与合理的推论。

以大见小要求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居里夫人能基于成堆的矿渣找岀发现,既然是成堆,说明矿工业于当时发展较成熟并非稀有。而居里夫人有发现而不同于普通中人,必有其发现美的眼睛与思考使之。同理,为何伽利略能通过教堂的 吊灯进一步研究出单摆的摆动性。也是他细致的观察后与思考研究,造福后人。

以小见大则充满属于联想的丰富色彩,外太空浩瀚星辰中的一块小陨石,神秘色彩吸引着人们。也因外太空是目前状态下的位置,人们借其产物运用现代科技展望整片宇宙,出于好奇,我们并用想象绘制了太空的画卷。

像极小的陨石看未知宇宙算得上是以小见大的极端例子,而普通意义下,纵观发展史, 以古诗词为例,人们借都分说传千年留下的作品,回溯某个朝代的历史背影,实词风题材; 人们借以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为首代表那批千古忧国忧民的心。人们基于对李白秀逸洒脱之作,扬起万千浪漫主义诗篇的浪涛等等。 何不是以部分推全局,以小见大呢?

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知更在不断更新,而“以大见小”和“以小见大" 只是认知方式的其中一种,但在这众多方式中万变不变其家的还是人与生俱来的好奇,思考,联想的能力,再加上后天训练发展的思考,推理及心中的心念与耐心,坚持才能。能从容面对新与旧,己知与未知的一切,而独立于世,保持清明的内心,实际上能做的这些旨在于少数,可谓难能可贵。

如此,通往世界的窗口无数,而能率先看见风景的人鲜少。

认识世界需要的两种能力

回溯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抓大放小”、“见渐切芸”始终伴随左右,这两种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地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

“抓大放小”的能力是指我们能够在众多信息中排除冗杂,寻求有价值的为我们所用。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 0.1 克镭运用的就是这种能力。面对成吨冗杂的矿渣,进行

“抓大放小”的处理,寻求到有价值的能为人类所用的 0.1 克镭。虽然 0.1 克与成吨相比是“小的”,但锚在于居里夫人,乃至人类而却无疑是“大的”这种能力在信爆炸的今天显得尤为主要。各式各样的信息、事实从各处席卷而来,有的放矢地在“成吨”材料中提炼出“0.1 克”的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更好地认识世界是我们都要掌握的能力。

“见微知著”的能力是指我们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关注细节把握细节并以小见大得出结论。科学家们致力于从陨石中寻找外太空的信息,哪怕是一块极小的陨石。牛顿仅仅通过一颗苹果的坠落,便发现了万有引力。在科学研究的领域,见微知著不仅能够助推科学理论与发现的跃进,还能缓解由于现有资源不足导致的研究速度放缓。而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其也发挥着巨大的功效我们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判定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通过自然界细微的变化、植物间极小的差异来认识植物、划分品种。我们借助这种能力来构成世界更全面的认识。

这两种能力是我们认识世界时所需要的,分别来看各自具有各的功效。而将两者有机结合共同运用,则能更上一层楼。

在认识一个具体事务时,我们应先“抓大放小”寻求主要矛盾,对比事物的性质、最核心的时证予以界定。其次运用“见微知著”的能力,通过对重要细节的捕捉,丰满对该事物的认知,使之更为立体。两个能力看似相悖,实则前者是基础,而后者仅为辅。对事物核心的第一位还是应“抓大放小”,细节不过是补充。

在这两个能力正确运用时,最重要的是足够的智识与实践。居里夫人需要先意识到矿渣是无意义的,错是有意义的才能抓大放小。牛顿需立足于前人大量的理论、实践数据才能在苹果击中时刻,见微知著发现万有引力。这也启示我们,唯有足够的智识,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两种能力,更好地认识这个多样、多彩的复杂世界。

基于已有资源,如何更好通过实践运用这两种能力认识世界,仍值得我们更深入展开思考。

诚心则成事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 0.1 克镭。同时又有科学家为探索外太空的一块极小的陨石进行研究。这两者看似相矛盾,我认为不然,他们都是在为自我的追求而奋斗。唯一的区别便是资源上的有限,而诚心始终。

毫无疑问,居里夫人你在亲手去提炼那微乎其微的镭元素前,她肯定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推算和猜想,才最终确定庞大的矿渣中拥有他的信念。他研究雷所经历的艰辛过程,不正是我们始终倡导着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吗?成功之前往往要厚积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但事实很残酷,在有些时候厚积都说一种奢望。

当我们所能获取的资源十分有限,我们甚至拿不到那 0.1 克之前的成吨废渣呢?我们这时所能做的就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们需要培养自身以小见大的能力。这一概念在考古学家,天文学家早已屡见不鲜了。从一块小小的化石洞察亿万年前的风兴亡。这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中倡导的“融汇贯通,举一反”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但其实当我们努力探索居里夫人和考古学家时,我们不难察觉到他们一个极为细微的共同点,毅力与恒心。

不论是居里夫人探索镭过程中经历的无数失败,还是考古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过程中体验的乔旺渺茫。他们都需要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驱动着,这也是他们经历失败和绝望时仅有的救命稻草,不单单是他们这颗赤子之心也承载着许多的锲而不舍者。推动着常书鸿告别塞纳河畔,纵身跳入大漠深处保护敦煌石窟。它推动着苏轼遭贬,无数次的“一衰烟雨任平生”:它推动着荆轲的“将士一去不复返”。

但所说的毅力与坚持并不等同于顽固与倔强。历史也早已证明过,顽固派终会以失败告终。这份坚持应当建立在充分的自我审查之后。也只有这样,我们对那颗赤子之心的坚守才能有意义。

世界本无真理,唯有将个人的认知与实践放在脚下,方能到达彼岸。只要我们既保持着居里夫人的“博观而约取”,又切记着“融汇贯通”曲经历生活中的蓝缕,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达成功。